发布时间:2022-04-26 来源:成都棕南医院 点击:346
有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本病源于精神要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发现遗传要素比较较好。
原因
(1)遗传:
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2)心理社会要素: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撩拨——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在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与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表现的产生。工作焦虑,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焦虑不安,较后引起强迫症的出现,表现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要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使患者焦虑不安、焦虑、恐惧,引起强迫症的产生,表现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3)生化:
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可治疗强迫症。
1、心理动力学假说
根据心理动力学原理,强迫症是起源于性心理发育的肛门期,即在开始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这时期内要求顺从与不受约束的对立引起儿童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不安,使得性心理发育停滞而成为日后心理行为退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