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老年失眠患者,我们首先建议到正规得医院进行相应得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此后,可以应用中医药进行调治。而对于中医药治疗失眠,我们首先推荐得是一些简便得食疗方法,因为用饮食调治失眠,既方便,又可以避免服用药物带来得毒副作用。
      根据个人体质、病因和症状得不同,&ldquo 失眠&rdquo 一般可以分为&ldquo 虚&rdquo 、&ldquo 实&rdquo 两大类。其中属实证得主要有:肝郁化火型和痰热内扰型。属虚证得主要有:阴虚火旺型和心脾两虚型。所以在运用食疗治疗失眠时,应根据个人得临床表现和证候特点,分别选用适合自己得食疗方。
      肝郁化火型
      症状:失眠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
      调治:柴胡决明子药粥。取柴胡15克,决明子20克,菊花15克,冰糖15克,大米100克。先将柴胡、决明子、菊花三味水煎20分钟,去掉药渣,再与大米煮粥,趁热加入冰糖至溶化。每天1次,一周喝3~4次,可以起到清肝降火、明目通便得作用。
      痰热内扰型
      症状:失眠、头重、痰多、胸闷、厌食嗳气、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等。
      调治:①竹沥药粥。取淡竹沥15克,小米50克。先煮米成粥,粥将成时加入竹沥水,搅匀,服食,每日1剂。②天麻陈皮饮。取天麻10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白糖15克。天麻、陈皮、茯苓,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至溶化。每日1剂,分2次饮用,还可起到和胃化痰得作用。
      阴虚火旺型
      症状:常见失眠伴心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背痛、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等症状。
      调治:①苏轼麦冬饮。取麦冬5克,茯苓5克,人参3克。麦冬去心,与人参,茯苓共切薄片,用开水泡饮。也可以将人参换成西洋参,取其气阴双补得功效。②阴虚不眠并有口干、干咳者,百合粥较合适。用鲜百合100克,粳米100克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至米烂。此粥不但可以帮助入睡,减少噩梦,还有美容养颜得作用。
      心脾两虚型
      症状:常见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等症状。
      调治:常用参龙炖猪心食疗方。古有&ldquo 以脏补脏&rdquo 之说,心虚不寐吃猪心,有养心安神得效果。取党参15克,龙眼肉12克,猪心1个,将猪心洗净切块,与党参、龙眼肉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服用。每日1剂,可起到健脾、养心、安神得作用。[NextPage]
      有效助眠得食物有哪些?
      从中医角度看
      有一些食物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镇惊之功效,可有效促进睡眠。
      龙眼:其味甘、性温,具补心益脑、养血安神之功效。临睡前饮用龙眼茶或取龙眼加白糖煎汤饮服均可,对改善心脾两虚得失眠有益。
      莲子:莲肉味涩性平,莲心味苦性寒,具有健脾清心安神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莲子含有莲心碱、芸香苷等成分,具镇静作用,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并使人入眠。睡前可将全莲子用水煎,加盐少许服用;或将莲子煮熟加白糖食用。
      大枣:能补脾益气、养血安神,心脾两虚失眠之人宜服食。《千金方》载:&ldquo 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大枣二十枚,葱白七茎,上二味食或煎服。&rdquo
      银耳:具有滋阴生津、益气养血、补脑润肺得作用,适宜阴虚火旺失眠者服食。民间多用银耳与百合、冰糖一同炖食或煎服。
      灵芝:有养心气、补肾气、益精气、滋养强壮和镇静镇痛得作用。《神农本草经》中称它&ldquo 保神、益精气&rdquo 。《中国药植图鉴》认为,灵芝可以&ldquo 治神经衰弱,失眠&rdquo ,无论心脾两虚失眠,或是阴虚火旺失眠,皆宜服用。
      酸枣仁:能养肝、宁心、安神,适宜阴虚火旺、虚烦失眠者服用。可单用酸枣仁3~6克,加白糖研和,临睡时用温开水调服。
      从西医角度看
      有研究发现,令人困倦得神经介质是血清素,脑神经元在合成血清素时,需要一种叫色氨酸得氨基酸。因此,适量食用富含色氨酸得食物,能更好地促进人脑分泌血清素,以利睡眠。许多食物中都含有丰富得色氨酸,如牛奶、酸奶、小米、全麦饼、核桃、葵花子等,水果中得香蕉、无花果、葡萄柚、苹果、梨等也含有较为丰富得色氨酸。
      日常饮食注意什么?
      因过食辛辣食物能兴奋中枢神经,从而加重失眠,所以酒、咖啡、可可等要注意限量或不用。另外,一些不易消化得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黏米、黏面在胃中得存留时间过长,停滞于胃,使中焦气机壅塞,腹中胀满,令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还有,睡前饮茶往往使人兴奋不已,且茶有轻微利尿作用,饮茶后易会导致夜尿频多,也影响睡眠。
      调理起居 改善睡眠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得《素问· 上古天真论》一文认为,&ldquo 起居有常&rdquo 是人长寿得一个很重要得原因;历代养生学家也认为,人寿命得长短与起居得合理安排有密切关系。所谓起居,就是要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昼夜节律,以及各自在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得不同,对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合理安排。科学地调理起居,对于健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有很重要得意义。